一、氨:氨是目前使用zui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。制冷配件厂家氨的凝固温度为-77.7℃,标准蒸发温度-33.3℃。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:易获得、价格低廉、压力适中、单位制冷量大、放热系数高流动阻力小。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、有毒、可以燃烧和爆炸,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。二、氟利昂-12:R12为烷烃的卤代物,学名二氟二氯甲烷,分子式为CF2Cl2。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。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-29.8℃,冷凝压力一般为0.78~0.98MPa,凝固温度为-155℃,安阳常用制冷配件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/m3。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,而装设干燥器。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.0025%,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,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。否则,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。
氟利昂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氟氯化法,氯代甲烷氟化取代法及歧化反应法等几种。以反应状态分,可分为液-液反应,气-气反应、气-固反应等,制冷配件厂家采用何种工艺主要取决于催化剂和原料的存在形式。目前,我国主要采用液相催化反应和歧化反应法,CFC-12和CFC-22的生产方法基本与国外大多数企业的工艺路线一致,即采用五氯化锑作为催化剂,以氯化甲烷和无水氟化氢为原料,在加压反应器中进行液相催化反应。其中常用制冷配件生产氟化氢的原料是萤石和硫酸。五氯化锑是氟化反应较为理想的催化剂,反应后的物料,经干法分离处理、水洗、碱洗后除去酸性物质,再经压缩、分馏、干燥获得合格产品。生产中一般将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在55~100℃之间。生产CFC-12的反应压力一般在1.2~1.6MPa之间,生产CFC-22的反应压力一般在0.7~1.5MPa。
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。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,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。在制冷配件厂家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,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,如氟利昂(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、氯、溴衍生物),共沸混合工质(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)、碳氢化合物(丙烷、乙烯等)、氨等;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,使用气体制冷剂,如空气、氢气、氦气等,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;在吸收式制冷机中,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,如氨和水、溴化锂(分子式:LiBr。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,易溶于水)和水等;常用制冷配件厂家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、比热、粘度、导热系数、表面张力等。1960年以后,人们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,并已将其用于天然气的液化和分离等方面。应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可得到很低的蒸发温度,且可增加制冷量,减少功耗。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、经济性、安.全性及运行管理,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。
制冷剂,又称冷媒、致冷剂、雪种,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。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(如气-液相变)来增加功率。如常用制冷配件厂家蒸汽引擎中的蒸汽、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。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,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,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;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。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作介质是部分卤代烃(尤其是氯氟烃),但由于常用制冷配件它们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而逐渐被淘汰。其他应用较广的工作介质有氨气、二氧化硫和非卤代烃(例如甲烷)。
1、单一制冷剂;2、混合制冷剂。(注:单一制冷剂只含有一种化学物质,其热物理性能参数恒定不变,如,R134a、R152a等制冷剂都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。混合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组成的混合物。)(1)制冷配件厂家无机化合物。水、氨、二氧化碳等。(2)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,俗称氟利昂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。如R12,R22,R134a等。(3)饱合碳氢化合物。如丙烷,异丁烷等。(4)制冷配件厂家不饱和碳氢化合物。如乙烯,丙烯等。(5)共沸混合制冷剂。如R502等。(6)非共沸混合制冷剂。如R407c,R410等。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,又分为高、中、低温三类。标准蒸发温度是指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,也就是沸点。(1)高温(低压):标准蒸发温度(tS)>0℃,冷凝压力(PC)≦0.2~0.3Mpa,常用的R123等。(2)中温(中压):0℃>tS>-60℃,0.3Mpa<PC<2.0 Mpa,常用的有氨,R12,R22,R134a,丙烷等。(3)低温(高压):tS≦-60℃,常用的有R13,乙烯,R744(CO2)等。